◎班順.努安
緣起
俗話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小說中的情節,有時也是反映現實社會的人生百態,這也是小說的迷人之處。透過小說的閱讀,能令人不用經歷生活中苦味實況,也能有所體悟。出家這本小說,描寫的是主角方泉從鄉下來到大城市謀生,為了求得兒子,妻子連生了三胎,主角卻因為骨子裏莫名的大男人意識,不讓妻子外出工作;自己又因為只有初中畢業的學歷,只好一天兼三份零工:送牛奶、送報紙及開黑三輪車(無執照),勉強維持一家五口在大城鎮的開銷。偶然的機會下,他到親戚主持的廟宇法會充當一名假和尚、賺外快,想不到這份時有時無的打工薪資竟出乎意料的多,且單純誦經工作十分輕鬆。這讓他有機會發掘另一個自我。當現實生活的經濟壓力與打擊逼得主角幾乎絕望時,佛門淨地成了他逃離挫折與尋找平靜的避風港。他開始遊走於佛門僧人和現實交替的生活中,逐漸喜歡上誦經、打坐生活。最後在某一機緣下,接收了一座寺廟,當起了住持。此時的主角,萌生了雄心壯志想要擴大寺廟規模。然而如此一來,他就得真的出家,面臨得割捨妻兒重重牽絆的抉擇。
安仔乍看標題,以為這是一本宗教色彩濃厚的小說。讀完後,發現小說中對宗教理論、術語等著墨很少。小說主軸是藉由主角現實生活中不被重視的經歷,以及被現代生活的焦慮所淹沒的情況,透過宗教的形式,尋覓因應之道,找出另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價值。安仔一直以來覺得從事律師業務,經由與案件當事人的接觸,讓自己對人性或實際的生活面,能有更多面向的觀察。以下分享安仔的幾點想法。
寺廟的企業化經營
之前曾在媒體上看到新聞,某寺廟的主持人,將所學的企業管理知識,引進寺廟內,將寺廟予以企業化經營。組織要企業化經營,就得有「人」,有「錢」。就人力而言,因寺廟的宗教色彩,自然可以吸引許多信徒或義工,比較不成問題。至於金錢的來源,大多是靠信徒供養或從事法會活動等而來。然而,全國這麼多寺廟,如何招攬信徒?此時「業務」人員就頗重要了。誠如書中有一橋段,提到寺廟的經營,主角方泉的女業務員周郁就這麼對主角說道:「~~寺廟有沒有香火,關鍵是要看當家的怎麼經營。像你這樣,剛做當家,別人還不熟悉你,不能總是坐等著人來,得想辦法主動出擊。~~這長年累月以來,寺廟靠什麼吃飯?~~靠佛事呀。比方說浴佛節,觀音大境聖誕,佛歡喜日,只要逢上這樣的日子,一般寺廟裡都會做佛事。只有做佛事寺廟才有人氣,有人氣香火才能旺。~~就算不掙錢,你也要將佛事做起來,只有鋪墊下去,將知名度打起來,才會有人來佈施。你想想,如果一點活動都沒有,死氣沉沉一個廟,誰肯心甘情願將錢給你?都說香客是衣食父母,可人家畢竟不是親生父母,沒道理平白無故給你錢的。」
看了以上的情節,安仔真的很有感,在就業市場中,查看職缺類別,業務人員一定是最大缺口,各行各業少了業務與行銷,大概很難生存。就像現在各大百貨公司或是賣場,若要看到人擠人的熱鬧景況,一定是有促銷活動,或是有某個演藝圈大咖來臨,經由活動的舉辦才能帶動氣氛。俗話說,人潮就是錢潮。有了人潮,不怕賺不到錢。然而,將寺廟經營與業務員連結在一起,猶如將律師事務所的案件來源與業務行銷作連結一般,情感上總是覺得有點兒怪怪的。可是探究本質,寺廟與事務所要生存,怎麼可能少了業務這一塊呢?只不過,律師事務所受限於公益色彩及法令規範,無法堂而皇之地找業務行銷罷了。
一切都為孩子好?
小說中另一主軸,是著眼主角方泉選擇出家這條路的天人交戰。小說中有一幕提到,方泉的大女兒在學校上學,從同學的家長那裏,得知自己父親是作和尚的。每當方泉從寺廟回來後,都不理會他這個父親。為此,方泉在與其太太溝通時還說道:「~~~秀珍(方泉的老婆),你知道的,我做這一行(和尚)不為別的,只是想多賺些錢讓你們生活過得好一些。如果孩子們覺得我做和尚給他們丟臉了,那是他們還小。到以後,他們會明白的。話說回來,就算不明白,也由他去了。《紅樓夢》裡不是有首『好了歌』嗎?說,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閱了?我想明白的,我不求兒女們理解我,只要我這個做父親的自己心裡無愧就行了。」講得似乎理直氣壯,冠冕堂皇。這種情節,似乎不陌生,在現實生活中時有所見。特別是在兩性關係或親子關係的個案中。一方總是說,這麼作是為對方好。然而,實際上,說的一方是不是真的有想過,這種好的方式,果真是子女或另一方配偶需要的嗎?亦或是說者的一廂情願,甚至是藉口。安仔以為,對子女而言,一個幸福的成長記憶是取決於父母親的陪伴,不見得是物質上的享受。為此,本書主角的出家,究竟是對現實貧困生活的短暫逃離,還是漫長的心靈精神追求?就頗存疑問了。
結語
僧人的圈子,也是一個小社會。說穿了,凡是有人的組織,每件事的進行似乎也脫離不了人性的展現。誠如本書作者在受訪時所言:「~~~一般人認為和尚是出世的,其實和尚是入世很深的。寺廟接待能力都挺強,對於普通人是什麼接待規格,對企業老闆是什麼接待規格,均有區分~~宗教總是和日常息息相關,寺廟就是一個小社會。~~~」看完本書,安仔以為還是以平常心來看待這麼一個圈子。此外一個人若真的要修行,似乎也不必執著於出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