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信逸 律師/土木技師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拿到的會是哪一種。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994
一、前言
承蒙康文彬律師熱情邀稿,卸任公職後,能在律師事務所正式開幕前騰出時間,靜下心回顧過往點滴,品味心頭的那半畝方塘。
對於邀稿沒想太多隨即答應,然而四十幾載的人生閱歷稱不上豐富,職場生涯上也無太多表現值得大書特書,「轉場」人生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轉折」人生;不過,君子重諾也只得臨陣磨槍,在此分享個人求學及職場轉換經驗,以餉讀者。
二、轉折-
(一)從醫學到土木
台南一中選讀第三類組,大學聯考放榜後總分512分,核算分數大概是私立中國、中山醫學系,自覺考得不理想,拖了幾天才回學校領取成績單,返校剛巧遇到綽號「小烏龜」的學長介紹台大土木這個科系,聽聽覺得還有點意思,那是我第一次得知「土木技師」這個職業,於是叛逆如我,第三類組志願就只填到高雄醫學院醫學系,交大電子、清大資科統統沒有填,理工科系直接填了台大土木,就這樣糊里糊塗地進入台灣第一學府,依悉記得當年交大電子寄給我的系所文宣上寫著:「選校風光四年,選系風光四十年」,也許當時選填交大電子成為科技新貴,職業生涯說不定40歲就提早退休了。
(二)椰林大道上的菜鳥新生
大學菜鳥負笈北上會先到成功嶺大專集訓一個月,接著很快迎來嚮往的宿舍生活,想像中台大生意氣風發,現實卻是住在號稱台大最破舊的男一舍,還不幸分配到頂樓,夏天夜晚悶熱到必須脫光衣服,赤裸上半身才能勉強入眠,冬夜卻得穿好幾件棉襖方得保暖,從純樸台南到繁華台北,我不以住宿環境品質不佳為苦,周遭全新的體驗,全新的人、事、物在在吸引著我青春渴望的眼球,作為台灣最高學府,來自不同地區,選讀不同科系的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自是臥虎藏龍,苦悶的高中生活飄然遠去,多元又開放的校風及思維,接觸到各種想法及可能性,教授說,一旦你進了台大,不管源自哪裏,讀什麼科系,四年後必有所不同,「只有沒想到,沒有不可能」,這句話我一直謹記在心,在台大求學期間,我擔任男生宿舍總幹事、合作社學生理事代表及台大團契契長,學到管理、領導及溝通協調的方法。
(三)法律之路初萌芽又止步
雖然我就讀土木工程系,但因台大的自由學風,學制上容許跨系選修,所以也同時選修初級會計、管理會計、投資學、財務管理等管理學院學分,大四那年我選修了法學院駱永家老師的民法總則,初接觸法律,當時有位宿舍朋友想轉讀法律系,同我分享了法律的學習經驗,講到民法王澤鑑老師的「天龍八部」著作及民法的「請求權基礎」,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些名詞,頗為有趣,當時我自覺法律需有慎密邏輯,不是拒絕死背的理工人所能掌控,想到背法條這件事我實在興趣缺缺,加上法律人的國考之路艱辛而漫長,思及艱難也就止步未再繼續專研法律。
(四)土木專業再升級
大學畢業後,我繼續攻讀土木專業,考取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選擇當時競爭最激烈、錄取率最低的結構組就讀,專攻結構力學及耐震設計,我選擇台科大因其著重教學於實務經驗,我的指導教授陳生金更是國內鋼結構及耐震設計權威,二年研究所生涯更強化了我在土木工程、結構力學及耐震設計的專業基礎,研究所最終以全年級第二名畢業。
三、意外開啟公職生涯
(一)擔任新北市府城鄉局技士
研究所畢業時正好碰上營建業景氣蕭條,我給自己約五個月的時間準備土木技師國考,由於九二一大地震,當年度土木技師錄取人數從過往的二、三百人,下降到49人,我以0.1分之差高分落榜,所幸同年底應徵業界著有聲譽的永峻工程顧問公司(台北101大樓即為該顧問公司負責結構設計及監造)獲得錄取,旋即開啟職場生涯,之後基層特考(即現今之地方公務人員考試)土木工程科三等考試放榜,我有幸考取第二名,視公務人員考試為練筆、原本完全沒有打算進入公職的我,反因土木技師未能如願上榜,為求工作之餘有時間準備技師證照考試,而考慮到公部門任職,就這樣,人生再度誤打誤撞,我分發到台北縣政府(現改制為新北市政府)住宅及城鄉發展局擔任技士,在承辦業務中對於都市計畫、都市更新及都計樁位之測定等實務運作,有更深入一層的了解及體悟,同時也擴展了土木專業上的不同眼界。
(二)檢察事務官的起點
我在新北市府服務期間,感受到工程單位前輩諸多無奈,不但須面對議員民代施壓,還須處理不理性檢舉人反覆陳情,工程業務繁雜細瑣,承辦工程同時又須負責行政作業,疲於奔命,然而司法人員偵辦工程案件先備知識及專業性普遍不足,因曾看過行政疏失被扣上故意圖利罪責受檢察機關起訴的同仁,即便最後無罪定讞,也因興訟期間百般折騰,耗盡對公務工作的熱情。88年修正通過的法院組織法,增訂了第66條之2,設立檢察事務官職務,於89年9月第一次招考,分為一般偵查組、營繕工程組、財金組、電子組等四個組別,營繕工程組的考試科目除了刑法、刑訴、政府採購法三科,其餘都跟土木技師高考考科相同,因為我認識的工程前輩曾因案涉訟,苦於無法將工程實務運作的情形精確傳達讓檢察官了解,我想,若能以工程專業的背景進入司法界服務,成為法律及工程間溝通的橋樑,毋寧是美事一樁,於是準備檢察事務官考試,不料一試就考上,至此展開了為期近十八年的檢察事務官生涯。
(三)偵辦及訴訟經驗
擔任檢察事務官第二年便加入檢肅黑金專組,經常不眠不休工作,學習到了團隊合作辦案,細數十八年間的偵辦過程,經手案件高達5000件以上,也因具土木工程專長及土木技師執照而參與多件工程招標弊案之偵辦,而105年2月6日台南地震造成永康維冠大樓倒塌,第一時間奉派趕往倒塌現場與土木技師共同採樣及蒐證,更是永生難忘的回憶,107年2月6日又發生花蓮大地震,因有著前次維冠大樓倒塌偵查的經驗,再度由地檢署指派前往花蓮協助偵查鑑定大樓破壞的原因。在台南地檢署服務期間,我自學考上律師,為精進個人法律專業,再進入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刑法組)就讀,因具備律師資格,亦多次奉派擔任民事當選無效之訴的訴訟代理人。
四、雙師的斜槓人生就此啟航
有鑑於檢察機關案件與工作量的不斷上升,人力補充速度緩慢,大環境對公務機關並不友善,工作漸漸產生無力感,數度萌生退意,幾經思量,在家人的支持及鼓勵下,我毅然卸下公職,開設「得智法律事務所」與「侯信逸土木技師事務所」,展開律師及土木技師的雙師斜槓人生,「只有沒想到,沒有不可能」,這句自大學時代便一直放在心裡的話,不啻是對自我的期許,未來會如何呢?我沒有答案,但顯見的是,故事未完待續,我期望自己運用在檢察機關服務的實務經驗,擔負工程與法律間的溝通平台,在法律的部分,除能同理委任人訴訟過程的不安及焦慮,有效快速切入工程爭訴的爭點,在土木工程的部分,能提供最專業的「技師簽證」、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報告」之出具以及「危險老舊建物耐震之初評及詳評」等優質服務,對當事人及律師道長在工程上的疑難雜症均能有實質上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