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彥 律師
謝碧連律師於民國一○九年五月三日辭世,距民國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生,享耆壽九十九歲,畢生貢獻律師職務、會務領導、公共事務、文獻委員、法律扶助,聲名卓著,可謂福壽全歸。
謝道長麻豆謝厝寮人氏,苦學出身,國校畢業後擔任工友,自修苦讀,經過普檢、高檢,取得相當於中學、大學之學歷,先考取普考普通行政人員,民國四十四年律師高考及格,是時擔任臺南市政府市長葉廷珪的秘書,故延至民國四十七年七月七日才登錄加入本會,目前為本會第一號道長,執行律師職務六十二年。
筆者民國五十五年二月間登錄加入台南律師公會,三年後即參與會務,當時理監事會大都在台南火車站二樓鐵路餐廳開會,筆者資歷最淺,擔任紀錄多年,王慶雲律師、謝碧連律師是本會的兩大門柱,係筆者之父執輩,受益良多。當時尚未改為理事長制,由三位常務理事輪值代表公會,謝道長多年擔任常務理事,代表公會、領導公會。
謝道長喜愛登山,個子高,腿又長,健步如飛,執業期間至臺南舊地院、臺南高分院,均由其位於赤崁街之事務所徒步往返,安步當車,其法律見解甚佳,業務興盛,頌聲載道。
謝道長與王慶雲、林聯輝、林華生道長,共同創辦台南律師公會平民法律服務中心,並擔任第一屆主任委員,謝道長排班輪值,每月一次,前後數十年;債務清理條例施行時,謝道長已高齡八十有餘,碰到此類當事人詢問,仍繼續精進法學新知服務民眾外,更指示要備此類法令書籍,供律師參閱,直到該年度下半年才退出排班諮詢的工作。
謝道長於平民法律服務中心輪值期間,接到某位被告自看守所寄出之信函,自述因為犯搶劫案,經判處死刑,但仍有多處疑點,希望律師扶助等語,謝道長立即指示公會秘書辦理委任手續,從臺南高分院第四次更審起,免費擔任義務辯護人,提出聲請調查證據狀及辯護狀,該審仍為死刑之宣判,謝道長代撰第三審上訴狀,經最高法院第五、六、七次發回更審,均為死刑之判決,至第八次發回更審,始認搶劫而故意殺人部分非被告所為,強盜部分判處無期徒刑,被告不服一再上訴,至第十一次更審判有期徒刑拾伍年,褫奪公權拾年,減為有期徒刑拾年,褫奪公權陸年捌月。被告自案發後被羈押已六年餘,故放棄上訴,檢察官亦未上訴,而告定讞。諷刺的是被告名為「萬生」,幸有謝道長傾全力相助,真是九死一生。此案歷經三年有餘,辯護卷宗厚一尺餘,現存於公會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另外,尚有養女淚、十八年前罰鍰等案,亦由謝道長協助處理,均在落實律師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之目的。本會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在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九十三年七月一日成立前,即已在從事義務辯護人工作,且深入探究案情,竭力以赴,謝道長為第一人。
臺南市政府民政局設有文獻委員會,謝道長自離開市政府後,即被聘為文獻委員,並連任多屆,為資深文獻委員。筆者後來亦被聘為文獻委員,與謝道長共事多年,直至一○○年委員會改組,謝道長、黃天橫委員及筆者被聘為文獻委員會之顧問,謝道長仍一本初衷,提出許多建言及議案。謝道長在文獻委員期間,提議甚多,其中較著者為鄭成功應稱為「朱成功」,理由是:「明隆武元年(西元一六五四年)鄭芝龍引其子鄭森見隆武帝,經明隆武帝賜國姓朱,並改名為成功,惟目前均使用原姓鄭,但使用賜名成功,為鄭成功,不符合古代禮法,應改正表示尊重」,並引據光緒元年沈葆禎奉旨建延平郡王祠,旨文諭將明室遺臣故藩朱成功建祠,該聖旨現懸掛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延平郡王塑像正對面內簷下(筆者多次入祠參拜,果然如此)。且外人尊稱「賜姓」、「國姓」、「國姓爺」、「國姓大將軍」,而朱成功於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致荷蘭台灣長官揆一及其議會信,俱署銜「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終身奉明正朔,並署「國姓大將軍」等語(有關史料載於臺南市政府九十三年三月刊印「文化資產叢書14」)。該建議案經文獻委員會討論後,因牽涉頗廣,且鄭氏宗親會亦有意見,並未決議更改,惟謝道長忠於文史及禮法,其堅持如此。筆者多次參與文獻委員會,謝道長發言,鏗然有聲,仿如法庭上之辯論,令人動容,深感佩服。
謝道長熱心公益,任捐血中心主任,並曾任紅十字會會長,長達十二年;參與台南文史學會,並任法律顧問六十餘年,該會於公祭時,獻會旗致敬。
謝道長對本土歷史人物,頗有鑽研,關於 吧年事件余清風、二二八湯德章律師的冤案、中日司法制度等,皆為文投稿於本會會刊,其後均集結成冊,且該噍吧年事件余清風判決書冊現放在玉井糖廠噍吧年紀念館。有關日據時代台灣司法制度,亦經本會台南通訊100期紀念發行,讓會員瞭解中日司法制度之差異及演進。
謝道長育有一子三女,均卓然有成,大部分旅居國外,孫輩有的在美國當醫師,有的在日本當律師,有數位取得美國名校博士學位,蘭桂競秀,與筆者談論時如數家珍,欣慰之情,溢於言表。
筆者與謝道長年次相差十九年,形同父子,既為同道,亦為登山的同好,在會務上同為理監事,在文獻工作上,走過一、二十年,受謝道長身教、言教甚多。謝道長於前年曾進出醫院,後來痊癒,惟聽覺愈來愈差,交談困難,也少參與公會活動。
過去公會活動結束後,雅萍開車載我及謝道長返家,先至謝宅,謝道長下車後在其宅前等我們車輛離開時,九十度鞠躬的情景,現已不再,這樣一位可敬的長者,已完成其一生的志業,奉理事長及會刊主編之請,草此文追思,遙祭道長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