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彬 律師
一、勤奮向學的農村女孩:
邱美月老師,台南新營人,自幼成長於傳統農業家庭,家中有兩男兩女,邱老師排行長女,在台灣早期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下,邱老師的哥哥及弟弟都是去台南市區念書,而邱老師在國小階段,則就讀當時台南縣新營市的新民國小。由於家中務農,邱老師每日放學,便是先放下書包幫忙處理農事並做家事,之後才有時間讀書。邱老師自幼成績優異,且是全校唯一的女班長,在新民國小以獲頒縣長獎的優異表現畢業。
由於邱老師是長女,原本邱老師的母親希望邱老師不要繼續升學留在家幫忙農事,但是邱老師的國小老師強烈建議邱老師的母親應該讓邱老師繼續升學,因此邱老師就在新營就讀新營初中,初中畢業又直接保送新營高中,當時邱老師也有考取師專,早期女性只要有師專學歷就算很優秀了,但是邱老師的大哥多次強烈建議並說服母親,邱老師得以在新營高中繼續就讀,更在大學聯考時考取成功大學外文系,成為村子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女孩。
二、初執教鞭立志成為不打學生的老師:
在邱老師就讀成功大學時,政府開始設立國民中學,當時政府規定,台大、成大、中興及政大四所大學,可以培訓國中師資,因此大學畢業之後,邱老師先到鳳和中學教書。由於在當時體罰學生仍屬相當常見甚至認為理所當然的教育及管教學生之方式,一開始校長擔心年輕的邱老師會被同學們欺負,還特地幫邱老師準備了好幾根藤條,好讓邱老師能夠樹立起教師的權威。然而,在邱老師第一次使用教鞭體罰了學生之後,邱老師心想,每個學生都是父母生養的,身體髮膚都是父母所賜,身為老師應當好好盡到教育學生的責任,有什麼資格可以去傷害這些學生的身體呢?「放下鞭子,才有資格當老師」,邱老師決定不再打學生,而是利用個別會談溝通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狀況,並且設法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與需求,另外更鼓勵學生在假日好好休息,好好參與課外活動,以培養學生橫向的合群能力及與增進同儕間的友誼關係。
雖然這樣做,不見得馬上就能收到成效,也必須花更多的時間跟精神與學生相處,甚至需要花時間與學生家長溝通,但是邱老師相信這樣才是真正盡到一名教育者的責任。由於邱老師堅持不用體罰的方式來管教學生,又鼓勵班上的學生多多參與課外的活動培養組織能力及橫向與同儕朋友間之友誼,反而讓班上許多曾經不服管教的學生們,感受到邱老師的關心與誠意,也因此慢慢步回正軌,後來甚至有許多別班學生的家長聽聞邱老師的教育理念,紛紛向學校表達想轉至邱老師班級的意願。而邱老師也都欣然接受,曾經一度班上竟多達80多位學生。
三、正視學生尊嚴,修復式觀念萌芽:
在鳳和中學執教三年之後,邱老師考取國立家齊女中的教師資格,便到家齊女中教書,任教25年直至退休。而在任教家齊女中的過程中,邱老師除擔任過班級導師之外,也擔任過輔導老師以及訓育組長等職務。在邱老師的觀念裡,沒有任何一位學生是該被放棄的,邱老師認為應該要設法了解學生的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邱老師提到,以前有一位學生,因為較愛表現、出風頭及不合群的作風,在班上人際關係不是太好,高二那年,在一次的英語話劇比賽排練中,該名同學由於無法爭取到飾演主角,竟憤而將禮堂玻璃門打破,此舉驚動到學校教官室,依照當時的校規,毀損學校公物的行為很有可能因此被記大過甚至退學,但是邱老師知道事出必有因,因此邱老師向學校請求先不要馬上處分該名學生,接著邱老師不厭其煩地與該名學生溝通設法了解該名學生行為的原因以及內心的需求,也和學生家長討論如何賠償學校的相關事宜,同時也要求該名學生必須同意在學校進行一定時數的勞動服務,以求歸過改善,終於和平的將該次的事件圓滿解決。藉由使學生認知錯誤並且有機會補救及改善的處理方式,就如同利用修復式司法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修復式司法的觀念逐漸在邱老師的教育生涯中萌芽。
在擔任家齊女中訓育組長期間,曾有一名學生因為其父親有家暴習性,母親雖然帶著子女離家出走,但是父親時常到學校來吵鬧,要求探視孩子,且質疑學校故意讓小孩不能與父親見面云云,邱老師便告訴該名父親,學校不會禁止父母探視子女,但是學校要維護學生的受教權益,且小孩已經是高中生,對於面子是很重視的,如果父親真的愛小孩,應該要先檢討並且改變自己,小孩才會接納父親,邱老師告訴該名父親,學校可以擇日安排利用輔導室讓父親跟小孩見面,但是如果父親執意吵鬧擾亂,學校會請警方協助處理。而在處理該次事件中,邱老師認知到,處理學生的問題,只有依賴教育理念或用道德的呼喚是不夠的,必要時還要能夠傳達家長一些法律觀念,才能幫助些許脫序的情況有所收斂,也因此促成邱老師就讀成大法研所的動力。
在邱老師於家齊女中擔任導師的時候,有一名學生,原本家境富裕,但因為後來父親生意失敗而積欠龐大債務,為了躲債,父母便不讓孩子上學,那孩子便缺課了好幾天,邱老師後來找到學生並且帶回學校,果然債權人便到學校找該名學生了。為了保護學生,邱老師便挺身而出正色勸退債權人,並且要求該名學生繼續好好求學,同時邱老師告訴那學生雖然在學費上可以幫助她,但那是暫借救急的,因為邱老師不希望讓學生感受到類似被救濟的感覺,而這樣的觀念,在邱老師在家齊女中擔任合作社理事主席時,對於清寒學生的協助方面,邱老師反對直接提供免費便當,邱老師要求這些學生應當提供勞務對合作社做出相應的付出才能得到便當,如此不僅維護學生尊嚴,也才能讓學生體會有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
曾經有別的班級遺失了兩萬多元的班費,原本該班的導師想報警讓警方搜索全班的書包,但是邱老師不希望用這種把全班同學都當成嫌疑犯的方式來處理該事件。邱老師告知該班上的同學,由於收班費的訊息以及負責收費的同學為何人只有班上的同學知道,因此可以推論偷錢的人應該是班上某位同學,不管該名同學是否已經有用掉部分的錢,老師願意原諒,希望該名學生能夠自動將錢放回老師指定的地方。隔日,邱老師果然在抽屜裡發現了遺失的班費,邱老師便到到班上告訴同學,事件已經獲得解決,也傳達該不知名的同學,她用掉的錢,老師會代墊,但是希望她將來可以歸還老師,而且更重要的是希望該名學生可以改過遷善,事件落幕一學期之後,邱老師收到一名學生的信,信中裝的便是某位學生歸還先前已用掉的班費。邱老師利用不報警不張揚的方式讓犯錯的學生願意自動歸還班費,其實也是利用了修復式司法的思維來處理學生的問題。邱老師強調,解決問題的方式找到了之後,光是解決問題還不夠,還要預防未來問題不再發生,而原諒本來就是困難的,因此有時需要一名第三者來協助,在該次班費遺失的事件中,邱老師便是那協助學生的第三者角色。
四、在婚姻中成長
邱老師是在擔任鳳和中學教師第三年時結婚,邱老師與蔡長林庭長(蔡庭長已從法官職位退休現為公證人,基於稱呼習慣,本文仍稱之蔡庭長)是新營高中的同班同學,蔡庭長本性話不多,邱老師便要求小孩想做什麼事或想買什麼書都要去跟蔡庭長說,而且要多說幾次,就這樣孩子與父親的互動便增加了,而蔡庭長也開始會主動帶小孩外出買書,因此邱老師認為只有小孩可以改變父母,經營婚姻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邱老師與蔡庭長也曾經遭遇過婚姻上的瓶頸,甚至曾經一度負氣帶著三名子女離家,但是,後來邱老師了解到,夫妻之間的問題,就該由夫妻二人自己解決,不能牽扯到子女,邱老師也分享了夫妻之間發生爭吵時的處理方式:一、深呼吸,二、離開現場,三、去做自己最愛的事,四、記得回來再溝通,邱老師笑稱是鼓勵要「離開去外面走一走」,不要就「離家出走」,所以最後一步驟一定要回來再溝通。
五、推廣落實女權運動:
87年6月,台南市女權會成立,邱老師不僅是發起人之一,也是第四及第五屆的理事長。邱老師與女權會用心做社會服務,幫助弱勢族群,舉辦多場讀書會、研習會等成長活動,在社區及校園則加強宣導家庭暴力防治、性別平等、女人六法、女性權益等觀念,目的在培養健康、成熟、理性、感性兼具的智慧女性,已取代傳統無助的角色印象,女性不只要能擁有男性的果決,也要有女性的柔美,女性可以是具備創新、獨立、自信、努力的特質,而不是楚楚可憐的。而邱老師也在擔任台南地方法院及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之家事調解委員時將女權會致力於家人間性別平等與維護兒童最佳利益的想法融入其中,也讓許多婦女在透過女權會的協助下,解決婚姻問題及社會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邱老師表示自己也隨著女權會不斷成長茁壯,以自己能成為女權會一員為榮,也希望他日女權會能以這群健康、成熟有智慧的女性的參與及奉獻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