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現場勘查與槍彈實務探討

本會於108年8月10日上午9時至12時,假本會會館舉辦「刑案現場勘查與槍彈實務探討」,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定中心林弘杰警務正主講,當日多位道長到場參與,反應熱烈。

有鑑於律師處理刑事案件時,如對鑑定報告內容之相關專業背景知識能有更深一層了解,將對於還原訴訟案件真相更有助益。林警務正舉出數個重要議題加以介紹,包含:(一)監視錄影器影像問題探討:此部份以新北市某槍擊案為例,監視錄影器所攝得嫌犯所穿著上衣,恰與警方帶回之嫌疑人相似,但仔細比對監視錄影資料之細微部分(例如球鞋顏色等),始發現並不相符,另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紅外線攝影機之相關原理及可能出現之盲點。(二)指紋辨識問題探討:此部分以板橋某竊案為例,藉由指紋之特徵點,可以辨識手指方向,進而判斷行為人於案發時之動態或身體姿勢;而指紋特徵點的辨識,於部分案例中,甚至有透過指紋特徵點的鑑定,作為被告獲判無罪的關鍵證據。(三)DNA鑑識問題討論:由於目前DNA鑑識技術已較過往更為進步,目前就遺留在手把或所採集殘留在案發現場之皮屑已可能鑑定出DNA。但實務上曾發生嫌疑人兩人為同卵雙胞胎之情況,因DNA-STR相同,故仍須由其他指紋等跡證確認行為人。(四)彈頭、殼比對問題探討:彈頭上來復線痕,如條碼般記錄槍款來復線特徵,而同一槍枝射擊數發子彈,由於來復線硬度較子彈高,故數發子彈的來復線痕為一致;但同一來復線機具製作之數根槍管,可能因耗損的問題,導致槍管之來復線有所差異。(五)鞋印痕鑑識問題探討:由於每個人走路姿勢、力道或重心等均有不同,故部分刑事案件上,會以案件現場所留存之鞋印痕跡與嫌疑人所穿著或持有之鞋子進行比對,但於犯案時間較久之案件,須注意鞋底耗損而改變鞋印之狀況。(六)交通事故鑑識問題:交通事故可能涉及許多鑑識面向,包含監視錄影鑑定、車輛外部轉移痕之顏色、成分鑑識等。此外,因目前行車紀錄器較為普及,較先進的機型於車輛發生碰撞時,會自動將檔案存入「碰撞緊急鎖檔」(RO檔),於保存事故後的行車紀錄時,應予注意。另也可透過行車紀錄器影像,結合事故現場的路面距離,計算事故發生時車速。(七)槍彈鑑識與殺傷力探討:除說明制式、改造、仿造等槍枝定義之不同,亦介紹槍枝子彈上膛等構造原理,與彈道鑑識等經驗。

透過本次研習,與會道長獲益良多,透過主講人之介紹與分享經驗,對於訴訟案件處理將有相當之助益。(舜)

回上一頁